全
家
福 |  |
战斗力:   | | 出征世界杯次数:13 | | 最佳战绩:八强 | | 历史巨星:乌戈桑切斯 赫尔南德斯 布兰科 坎波斯 |
主
教
练 |  | | 阿吉雷 |
哈维尔·阿吉雷奥纳·因迪亚(Javier Aguirre)1958年12月1日出生于墨西哥城。绰号Vasco。现任墨西哥国家队主教练,球员时期知名的中场球员。阿吉雷曾作为队员参加过1986年世界杯,2002年韩日世界杯他以主教练身份将墨西哥队带入16强,此后阿吉雷先后在西甲奥萨苏纳和马德里竞技队执教。阿吉雷喜欢使用4-3-3攻击阵型。2009年6月,51岁的阿吉雷接替瑞典人埃里克松重掌墨西哥队帅印,接手前墨西哥队在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六强赛的前三场比赛中1胜2负,形势岌岌可危。救火队员阿吉雷上任后,虽然首场比赛客场不敌萨尔瓦多队,但接下来的一个五连胜挽救了墨西哥队和阿吉雷本人,他率领墨西哥队提前一轮获得世界杯入场券。 阿吉雷此番复出,不光是顶替一个洋和尚那么简单,在墨国内看来,更多是期望他能重振墨西哥足球。作为墨西哥国内最优秀的本地教练之一,阿吉雷比洋和尚们更擅长于激励球员斗志,化解队员间的矛盾。比如对布兰科(Cuauhtémoc Blanco)的使用:他在国内的地位是很高的,同城死敌美洲、蓝十字、国立自治大学、内卡萨之间会互相挑衅谩骂,但是在布兰科酒吧,几支球队的球迷有了共同的语言,谈论的是布兰科,这个令他们尊重的球星。阿吉雷很狡猾,他引进了布兰科,一是队员们对布兰科都很尊重,二是博得国内球迷的支持,因为布兰科在他们眼里就是世界第一。 不妨看一组国际足联排名数据: Date FIFA Ranking position
Date | Ranking | Manager | Mar 2010 | 15 | Feb 2010 | 17 | 2009 | 17 | 2008 | 26 | 2007 | 15 | 2006 | 20 | 2005 | 5 | Ricardo la Volpe | 2004 | 7 | Ricardo la Volpe | 2003 | 7 | Ricardo la Volpe | 2002 | 8 | Javier Aguirre | 2001 | 9 | Javier Aguirre |
在阿氏曾执教墨西哥队的01-02年,队伍FIFA排名已经进入了前10,随后的继任者阿根廷人拉·沃尔佩更是发扬光大,排名一度高居前5。 墨足协再次启用阿吉雷用意是很明显的。重任在肩,阿吉雷压力很大,有意或者无意地,他开始更倚重于在欧洲踢球的球员,墨甲的骄子们失宠了。 齐尼亚(Zinha)落选了,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知道我还有很多墨西哥队所没有的(东西),但可惜阿吉雷或许不需要我了。我理解主教练的决定,我不在欧洲踢球,也 没有做过欧洲的板凳,不知道在欧洲一个赛季到现在为止只踢一场比赛是什么感觉(乔纳森·多斯桑托斯本赛季在西甲只出战一次就入选了国家队)。我想在墨西哥 国内踢球确实配不上墨西哥国家队,如果能年轻十岁,我想去欧洲,哪怕只能做球童。 墨媒体越来越多出现这样的标题的文章:《乔纳森·多斯桑托斯本赛季在西甲只出战一次就入选了国家队》(Giovani Dos Santos同父异母的弟弟,效力于巴萨),Vasco对此的解释是:我和瓜迪奥拉通过一次电话。国家队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不会以他们在俱乐部的出场次数来决定他在国家队的位置! 球员比赛场次的多少是国家队考察的一个决定性标准,这恐怕在任何一个国家队都是如此,只有那些足球落后国家(中国)或者是以色列(巴萨B队的阿苏林同样入选了以色列国家队)会出现菜鸟因为在欧洲踢球才入选的情况。 看一看近来连续两届预选赛压倒墨西哥人的美国,即使墨西哥人愚昧的以5:0金杯赛大胜美国三队来自慰也改变不了墨西哥在北美落后于老对手的事实。差距是怎样形成的?美国人在足球底蕴上显然无法和墨西哥比较,但他们有最科学的管理方式,高效的足协,所以美国队不必老是找玻利维亚二队过招,而是在墨西哥,出战新西兰的同时出战荷兰。墨西哥有黄金一代,美国同样有,比斯利(Bealsey)阿杜(Adu)等人当时名气多响,前者还在02年有过出色发挥,结果由于在欧洲近况不佳打不上比 赛,比斯利沦为了替补的替补,而阿杜则基本无缘国家队。 或许事实会证明阿吉雷是对的,或许瓜尔达多、贝拉、碗豆(Javier Hernández)们会比前辈更优秀,或许墨西哥艺术足球传统会一直存在,这是球迷对墨西哥足球最大的期待。
好运,阿吉雷!
队
长
|  | | 马科斯 |
拉菲尔·马科斯·阿尔瓦雷斯(Rafael Márquez álvarez),是后胡戈·桑切斯(Hugo Sanchez)时代,墨西哥足坛最为境外知名的球星。巴塞罗那将瓜迪奥拉(Josep Guardiola)留下的4号授予马科斯,并非毫无缘由:这位墨西哥队长领袖的气质、优雅的球风、全面的技术、优秀的环境适应能力、出众的比赛阅读能力,可胜任清道夫、盯人中卫、后腰等位置的多面性,正是球队所看重的。回顾马科斯的职业生涯,从登陆欧洲顶级联赛,到加盟豪门巴萨,堪称传奇: 1996年,马科斯17岁,在墨甲联赛的阿特拉斯(Atlas)开始他的职业生涯。他进步神速,代表球队出场77次,打进6球,成为墨甲非常杰出的防守球员。1999年,法甲摩纳哥队(Monaco)派出球探去考察智利科洛-科洛队(Colo-Colo)的中卫孔特雷拉斯(Pablo Contreras),在南非解放者杯赛场上,阿特拉斯遭遇科洛-科洛,球探们被马科斯的表现迷住了,所以他们决定把马科斯也捎到法国。 年轻的马科斯很快便取得了成功,登陆法国的第一个赛季,他便和亨利(Thierry Henry)巴特斯(Fabien Barthez)、特雷澤蓋(David Trezeguet)等球星一道,帮助球队拿到了联赛冠军。自此,马科斯便一发不可收,在接下来的三个赛季里,他一直牢牢着摩纳哥主力中卫的位置,亦是队中乃至整个法甲联赛表现最好的球员之一。 另一方面,马科斯在国家队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从一个有潜力的新人进阶为国家队的中流砥柱,他只用了不到半个赛季的时间。进步如此神速,让时任墨西哥队主帅阿吉雷(Javier Aguirre)委他以队长重任,率队参加2002年韩日世界杯(2002 FIFA World Cup Korea/Japan)——能和他共享這一殊榮的,只有门將奥斯瓦尔多·桑切斯(Oswaldo Sanchez)。 如此优良的表现,马科斯自然登上了众多豪门的引进清单。 2003年夏天,巴萨大改革,拉波尔塔成为俱乐部主席,他聘请荷兰三剑客之一的里杰卡尔德(Frank Rijkaard)出任主帅。马科斯很幸运的,和罗纳尔迪尼奥(Ronaldinho)一道,成为里氏用以复兴巴塞罗那计划的一份子。在这支梦之队中,马科斯获得了里杰卡尔德最大的信任,首个赛季便占据了主力位置,帮助球队赢得了直接进军冠军杯的资格(西甲亚军)。次年,他的全面性得以展现,埃德米尔森与莫塔相继韧带撕裂,球队防守型后腰位置无人可用,马科斯不得不离开熟悉的中卫位置,改为司职防守型中场,好在历往在摩纳哥和国家队有过一些中场经验。他在这个位置上展现出良好的大局观和指挥能力,最终帮助巴萨夺得联赛冠军。 如今在巴萨的马科斯,依然是球队不可或缺的人物,看过欧冠便会明白,在球场上最闪耀的永远是梅西,普约尔们,但论到成熟和稳定,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的保卫巴塞罗那的,一定有他。 在墨西哥国家队,多年来,马科斯在历任主教练手下,均是队中绝对主力,抛开联合会杯和中北美金杯荣誉不论,光是经历过大场面洗礼的气质、更衣室领袖的影响力,是任何教练员都不会放弃他的理由。 其实,马科哥的成功並非偶然。作为一名防守球员,他展示了极少人拥有的天分。和許多中卫不同的是,他只是在绝对需要时才借助于身体力量,一般情況下他更喜欢凭借智慧从对方前锋脚下断球。他的技术完美无瑕,在防外外能精准迫于,禁区内也能镇定的排解险情。另一方面,墨西哥从不乏优秀的球员,但他们广为人所诟病的缺点是适应环境的能力太差,一离开美洲大陆便产生强烈不适感最后只得黯然回国,而马科斯是个例外,良好的人际和环境适应能力帮助他在场内外都取得了成功。 他的推崇者之一、前任墨西哥主帅拉沃尔佩(Ricardo La Volpe)曾說:“他在国家队有巨大的影响力,他能毫不畏惧地改打中前卫的位置,他是国家队中真正的领袖。” |